燕山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网站首页 | 中心介绍 | 科技成果 | 科技服务 | 需求信息 | 外设机构 | 横向合同 | 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下载专区 
站内搜索:
 今天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科技服务>>科研团队>>正文
金属材料精密成形及质量智能控制团队
2021-04-26 11:34     (点击: )

团队负责人:白振华

团队骨干及成员:张兴中、高新亮、陈继刚、王葛、杨志南、徐岩、李学通、董永刚、任素波、王青亮、张岩岩

团队简介:

本团队共有12人,其中教授4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河北省省管专家2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第一层次人才1人;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级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及发明二等奖11项,其他省部级奖及教学成果奖1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课题、省重点联合基金项目及省部级项目30余项,与企业合作项目100余项,出版教材、著作4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转化专利60余项,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300余人。

研究方向:

金属材料精密成形及质量智能控制。团队已在冷轧控制系统、超薄高宽厚比高品质冷轧板带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先进钢铁材料制备关键技术、智能高效连铸技术、精密成形技术等方面做出了创新性成果,并与宝钢、鞍钢、河钢等多家企业进行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直接、间接经济效益超过150亿元。

代表成果:

1、板带轧制虚拟板形仪与凸度仪的设计及板形与断面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为解决因没有配置实体板形仪与凸度仪而无法实现板形与板凸度的预报及控制的难题,设计了虚拟板形仪与凸度仪,并开发了全流程板形与板凸度综合控制技术。项目整体技术被推广应用到宝钢、江苏九天等企业多条生产线,应用效果与经济效益显著。该成果获得2015年河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

2、热轧与冷轧带钢卷取与开卷质量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系统性研究了热轧与冷轧带钢卷取与开卷过程核心模型与关键技术,项目技术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被推广应用到宝钢、湖南利德、江苏九天、山东冠洲等钢铁企业以及中冶赛迪与衡阳中钢等设备设计与制造企业,应用效果与经济效益显著。该成果获得2016年河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

以高品质超薄板带产品为研究对象,从极限轧薄能力评估、冷轧工艺、连退工艺、二次冷轧工艺以及平整工艺五方面入手,开发了一套高品质超薄板带产品质量综合控制技术,综合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成果获得2016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

4、冷带轧制规程、工艺润滑制度及非常态板形控制技术的研究

白振华团队针对单机架可逆轧制、冷连轧机组、平整机组以及二次冷轧机组的轧制规程、工艺润滑制度与非常态板形控制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开发出了相应的控制技术,并被推广应用到宝钢、山东冠洲、江苏九天等企业。该成果获得2018年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5、带钢退火关键工艺研究与产品质量综合控制技术及应用

针对连续退火过程带钢跑偏、瓢曲以及板形缺陷和罩式退火过程钢卷粘结缺陷的问题,以治理缺陷、提升产品质量与保证稳定生产为目标,研发出一套带钢退火关键工艺与产品质量综合控制技术,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成果获得2019年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6、超薄宽幅高品质冷轧板带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开发

针对超薄宽幅冷轧板带产品,以解决现场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瓶颈为目标,从轧制、退火与涂镀三方面入手,开发了相应的工业化生产关键工艺技术,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二次冷轧与润滑工艺综合控制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被推广应用到宝钢14条生产线。该成果获得2020年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

7、先进钢铁材料制备关键技术研究

围绕高性能、长寿命先进钢铁制关键零部件用材及热加工关键技术,开展了系列研究,开发了系列纳米贝氏体轴承钢、齿轮钢、轨道钢等零部件用新材料及短流程热加工技术、显著提高了其使用性能。该方向已发表学术论文70篇,其中SCI、EI收录50篇,授权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获2017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16年河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

8、高端航空自润滑关节轴承关键制造技术研究

围绕航空关节轴承技术自主化需求,研究了关节球面精密成形工艺理论、复合织构自润滑衬垫材料及其力学分析方法、精密伺服成形装备技术等研究。该方向已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SCI、EI收录3篇,授权发明专利10多项,软件著作权3项。技术成果应用于航空制造相关企业,保障了航空高端自润滑关节轴承的自主化进程,获2014年河北省科技发明一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技二等奖1项。

9、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集成技术研究

围绕典型的模压件(汽车轮毂、复杂管件、封头等)的制造数字化与数据信息集成需求,研究了制造过程多物理场数值模拟、 数字工艺与智能优化理论与软件开发、基于网络数据库的制造信息集成理论与软件开发。该方向已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其中SCI、EI收录3篇,授权发明专利2多项,软件著作权1项。技术成果应用于轮毂制造企业,实现了直接效益6亿多,获2001年河北省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

10、智能高效连铸技术研究

围绕高效智能连铸技术,研究了结晶器非正弦振动技术及连铸坯高温蠕变连续弯曲矫直技术。该方向已发表学术论文60篇,其中SCI、EI收录30篇,授权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团队研发的非圆齿轮驱动结晶器非正弦振动技术及等应变速率固定辊连续矫直技术,应用于10多家企业,带来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达1亿元,获2002、2010年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2003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中国金属学会颁发的冶金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

11、金属塑性成形机理及热-机械-组织耦合仿真研究

围绕棒材、钢轨、翼轨高温塑性成形过程形状和性能控制,研究了高温塑性成形过程金属本构方程以及温度与应力、组织演变及动静态再结晶之间的耦合关系,并基于Fluent研究了钢轨高压水除鳞过程压力分布及温度分布特性,另外还研究了板带材冷轧过程组合式支承辊过盈配合面微动特性及微动疲劳寿命。该方向已发表学术论文30篇,其中SCI收录8篇,EI收录16篇,获2009年燕山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2010年河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12、高速重载列车运行轮轨及轮轴摩擦损伤机理研究

围绕高速重载列车运行过程中轮轴过盈配合面微动损伤以及轮轨摩擦磨损,研究了轮轴过盈量、轴重、横向风载、加速度以及减速度对轮轴过盈配合面微动特性以及轮轨接触斑蠕滑特性的影响,另外还研究了复杂线路运行条件下轮轴过盈配合面微动疲劳寿命以及车轮踏面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寿命。该方向已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EI收录4篇,授权发明专利7项。

13、金属粉末增材制造、增材修复及近净成型

围绕金属粉末激光增材制造、近净成型过程中粉末成型机理及其形状和性能控制,研究金属粉末增材制造过程中粉床温度场、应力场以及熔化和凝固过程,并研究表面张力、反冲压力以及辐射、对流换热对熔池形状以及马格莱尼流动的影响。该方向已申请发明专利12项,目前已授权5项。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开发与技术支持:燕山大学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