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驻秦高校“一校一品牌,驻秦助发展”成果展示暨校地合作推进会在我校隆重举行。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国强,各驻秦高校、相关市直部门、各县区政府相关领导及重点企业负责人等齐聚燕山大学,围绕深化校地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展开交流,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会议由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肖凤利主持。燕山大学副校长王德松出席活动。

会议现场
会上,燕山大学作为承办单位及参会高校,学校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主任郝连旺以“燕大智荟 赋能港城”为主题,系统展示了学校立足秦皇岛、服务地方的特色品牌建设成果。近三年来,学校以科技赋能为核心,服务驻秦企事业单位180余家。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330项,合同总额突破1亿元;与中信戴卡等市域龙头企业共建产学研平台11个,协同攻关解决产业痛点;组建143人的科技特派员(团)精准服务77家中小企业,实现与区域产业同频共振;组织多场科技成果发布活动,多维度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高校代表作相关汇报
此外,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校地联动——以数字化转型助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科耕山海,新质三农”工程、河北环境工程学院“陆海共治、向海而兴”等10所驻秦高校的特色品牌成果也通过汇报、视频、成果手册等形式集中展示,形成了校地合作的立体化展示矩阵。
在供需对接环节,市工信局发布《重点产业技术需求清单》,覆盖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6大领域的49项关键技术需求;市科技局同步推介《高校可产业化项目清单》,包含40项可转化科研成果,为校企精准对接提供了明确方向。

李国强副市长总结讲话
李国强副市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近年来秦皇岛市校地合作成效显著,驻秦高校以“一校一品牌”为抓手,在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生态治理等领域形成了一批标志性成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他强调,下一步需持续完善合作机制,推动高校创新资源与地方需求全链条对接,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秦皇岛新篇章提供更强支撑。
此次推进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秦皇岛校地协同创新迈入新阶段。燕山大学将继续发挥科技、人才优势,聚焦秦皇岛十大主导产业发展需求,高效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以“燕大智荟”助力港城高质量发展,书写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