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源 > 专利推介 > 新能源 > 正文

陷光增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ZL201910371023.6

专利类型:发明授权

发明人:王海燕; 杜大学; 李明洁; 王凤彦; 徐朝鹏

公开(公告)日:2021-7-23

转化方式:转让、许可、作价入股

联系人:周老师

联系电话:0335-8518633

发明人 王海燕; 杜大学; 李明洁; 王凤彦; 徐朝鹏 公开(公告)日 2021-7-23
专利类型 发明授权 转化方式 转让、许可、作价入股
联系人 周老师 联系电话 0335-8518633
本发明提供一种陷光增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该陷光增效结构包括顺排碳纳米管膜和附着在顺排碳纳米管膜表面的二氧化钛膜或者银膜。二氧化钛膜可降低碳纳米管膜的光吸收,避免太阳光能量的损耗,使太阳能最大限度的被利用,而银膜中的银颗粒受到入射光的辐射后会激发出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局域共振效应,使纵向入射的太阳光耦合成横向传播的光,延长了光子的传播长度;二氧化钛膜和银膜均使该陷光增效结构具有更好的陷光性能,且该陷光增效结构为纳米级尺寸,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陷光增效结构的陷光效果不明显,且厚度较大难以应用在超薄晶硅太阳能电池或者薄膜太阳能电池上的问题。

关闭

河北省秦皇岛市河北大街西段438号燕山大学世纪楼1307

0335-8057035  0335-8067036

jszy@ysu.edu.cn

©版权所有:燕山大学科技产业促进中心

  • 燕山大学

  • 科技产业促进中心